<button id="8naav"></button>

<tbody id="8naav"></tbody>

<dd id="8naav"></dd>

<dd id="8naav"><noscript id="8naav"></noscript></dd>
廣州菱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
主營:歐姆龍,三菱,安川,Pro-face
首頁 > 行業資訊 > 0.6%!裝備制造業利潤今年首次由降轉增

0.6%!裝備制造業利潤今年首次由降轉增

發布日期:2022/10/28     來源:北京商報

  作為工業經濟的風向標,裝備制造業利潤的回升,預示著工業經濟延續恢復的信號。10月27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1-9月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441.8億元,同比下降2.3%。其中,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0.6%,實現今年以來首次由降轉增,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1-8月回升0.8個百分點。

  業內分析指出,工業企業效益延續恢復態勢,但當前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在下降,企業成本水平仍然較高。不過,隨著下半年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發力顯效,裝備制造業乃至整個工業的成本均有望下降。

  利潤降幅一路收窄

 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,1-9月,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0.6%,實現今年以來首次由降轉增。此前,裝備制造業的利潤降幅其實已經在一路收窄,1-6月、1-7月、1-8月同比降幅數據分別為7.8%、5.7%、2%。

  裝備制造業的范圍,具體包括金屬制品業,通用設備制造業,專用設備制造業,汽車制造業,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,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,儀器儀表制造業等8個行業大類中的重工業。

 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,其中,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、儲能設備等生產增長帶動,利潤同比增長25.3%,增速較1-8月進一步加快4.4個百分點;鐵路船舶運輸設備、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分別增長9.5%、2.3%,均較1-8月不同程度改善;汽車制造業利潤雖同比下降1.9%,但在產業鏈供應鏈修復、新能源汽車生產增長等因素帶動下,降幅收窄5.4個百分點,其中9月當月利潤增長47.4%。

 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對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的解讀顯示,1-9月,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,意味著“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不斷改善”。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1.5%,較年初提高約6.4個百分點。

  “宏觀層面來看,裝備制造業處于工業的中游,銜接上下游產業鏈,中游利潤提高后傳導到上下游,向上擴大需求、向下擴大生產,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則由此不斷改善。”北京社科院研究員、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分析表示。

  不過,朱虹在解讀中也指出,當前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在下降,企業成本水平仍然較高,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還存在一定困難,加之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更趨嚴峻復雜,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恢復面臨風險挑戰。

  加強自主研發仍是關鍵

 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1-9月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441.8億元,同比下降2.3%,這個數據在1-2、1-3、1-4、1-5、1-6、1-7、1-8分別是5%、8.5%、3.5%、1%、1%、-1.1%、-2.1%。具體到1-9月各行業,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1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,22個行業下降。

  “作為工業體系乃至現代經濟體系的中堅力量,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好與壞、利潤程度高與低,對工業經濟、國民經濟的發展,有著類似于穩定器、風向標的作用。”王鵬說道。而在提升工業企業利潤、確保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恢復上,裝備制造業利潤的提升也顯得至關重要。

  如何提升裝備制造業的利潤?王鵬指出,關鍵還是在加強自主研發。以工業母機為例,我國的高端數控機床依然大量依賴進口,直接后果就是成本高昂、影響自身及下游產業的利潤。事實上,我國近年在大國重器上下的力氣并不小。過去十年里,我國的“大國重器”取得了巨大的發展,北斗導航系統、神舟載人飛船、“中國天眼”等科技成果迅速發展。運營里程超過4萬公里的高鐵、占到全球70%以上的5G基站、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等“大工程”更是遙遙領先世界。

  就在10月20日,“中國成功運行世界首個電磁橇”登上微博熱搜。階段性建成的世界首個電磁推進地面超高速試驗設施“電磁橇”設施在濟南成功運行,對于噸級或以上物體最高推進速度可達每小時1030公里。未來,電磁橇設施運行對于交通領域、航天領域、電磁裝備制造領域的發展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  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

  在加強自主研發的同時,隨著下半年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發力顯效,裝備制造業乃至整個工業的成本有望下降。

  “朱虹提到的工業企業成本較高,在自主研發之外,原因有二,一是受區域沖突影響,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包括能源的波動,導致價格偏高。二是在供需角度,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受各種超預期因素影響有所失衡。”王鵬指出。就在今天召開的國常會,也要求深入落實制造業增量留抵稅額即申即退,支持企業紓困和發展。隨著近期大宗商品調整以及各種助企紓困財稅政策的落地,企業信心恢復,市場端消費需求回升,工業企業的成本有望下降。

  第三季度工業數據的向好也印證了工業后續的恢復態勢。第三季度,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恢復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.8%,較二季度回升4.1個百分點。從月度情況看,7、8、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.8%、4.2%、6.3%,呈加快恢復態勢。

  此外,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建議,在數字經濟時代,更要注重采用各種先進技術,尤其是各種數字技術,將數字作為生產要素,從而實現更加精準化的制造生產活動,探索數字供應鏈創新模式,提升價值鏈,降本增效,從而提高品牌競爭力,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。

  “下一步,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著力推動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持續顯效,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向好勢頭。”朱虹說。

相關資訊

國內首個5G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制造關鍵裝備遠程智能運維云平臺順利驗收

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《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》

2022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——啟動電子全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強勁引擎

第18屆天津工博會開幕 新增自動化導航、激光定位等設備展出

第18屆鄭州工博會盛大開幕 助力中部裝備制造業交流與貿易

裝備博覽會暨技改展洽會今日開啟,為山東經濟復蘇注入“強心劑”

新時間、新地點——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7月全新跨越,精彩起航!

國內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可靠性首項國際標準發布

六部門:制造領域優先探索工業大腦、人機協造、AI工業檢測、設備互聯管理等智能場景

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國家級的達4762家

一圖讀懂十年來我國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

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汽車智能裝備分會成立大會成功舉辦

工信部:十年來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.2%

第3屆亞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盛大開幕! 一城三館同開 20余萬平米擎繪智造藍圖!

IMT-2030 (6G)推進組與6G-IA簽署6G合作備忘錄 共同推進6G創新發展與全球統一生態

工信部等四部門部署開展《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》推薦工作

第五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線上推介會成功舉辦

為什么說嵌入式工控機已經成為工業外接設備的主流選擇?

規劃綠色制造的未來 這份免費報告我們為您準備好了

備戰碳減排“大考” 鋼鐵工業2030年前碳達峰可期

銷售熱線

銷售微信

国产永久在线
<button id="8naav"></button>

<tbody id="8naav"></tbody>

<dd id="8naav"></dd>

<dd id="8naav"><noscript id="8naav"></noscript></dd>